◎下列問答係出自(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
問曰。稱念禮觀阿彌陀佛。現世有何功德利益。
答曰。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念已下亦如是。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遶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又如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如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佛告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是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次下說云。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各於本國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云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次下文云。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
◎整理彙集
★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念已下亦如是。
☆僅有行—稱阿彌陀佛一聲
☆滅罪增上緣—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有行、有願—念阿彌陀佛、願往生
☆護念增上緣—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遶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第十九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觀經疏云: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有行、有願—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
☆護念增上緣—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遶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觀經疏云: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信願行—(他力念佛-往生報土)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信願行一體由彌陀成就,信心正因、念佛報恩。)
☆攝生增上緣—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願成就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正信念佛偈:信心的得益
能發一念喜愛心、不斷煩惱得涅槃。
凡聖逆謗齊迴入、如眾水入海一味。
攝取心光常照護、已能雖破無明闇、
貪愛瞋憎之雲霧、常覆真實信心天、
譬如日光覆雲霧、雲霧之下明無闇。
獲信見敬大慶喜、即橫超截五惡趣。
一切善惡凡夫人、聞信如來弘誓願、
佛言廣大勝解者、是人名芬陀利華。
★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
○第二十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觀經疏云: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信、願、行—(自力念佛-往生化土)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行者各別起信、願、行,念佛乃積功累德)
☆證生增上緣—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
○下輩往生文: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正信念佛偈:專修的妙益
極重惡人唯稱佛、我亦在彼攝取中。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常照我。
★佛告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是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次下說云。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各於本國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云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次下文云。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
*釋迦證誠:佛告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是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諸佛證誠: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各於本國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證誠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擁護護念: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
★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
☆不論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皆有彌陀之增上誓願為依靠,故有意往生者,務必相信此事,記得稱念阿彌陀佛。
※一枚起請文:非是唐土我朝諸智者所說觀念之念,又非學問悟能念之心而念之念佛。但為往生極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想決定往生無疑而稱念之外,別無深奧之道理也。
附註:所列增上緣、釋迦與諸佛證誠、證誠與擁護護念,係依據教行信證《行卷》之標註。
發表於2009.06.27 Yahoo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