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妳好:
很高興看到妳的回應,也很抱歉我誤會妳了,在此表達深摯的歉意,請多見諒!
願☆於2010/06/09
16:51 回應
我沒有任何的訓勉、嘲諷(我無此能耐也沒有此等閒功夫),我只是不想與不熱心的人有任何關聯,對於您的冷漠,我確實沒有任何的感恩心,有的只是奇怪而已。我很誠意的請教您,您用私密回答,我看不到任何的話,馬上留我的E-mail及電話,但您一直沒有理會,所以您在我的網站上留言,我不想再和您說什麼,所以只有刪除一途。有一個自認信心決定的指導員向我說:您沒有信心決定(他也說我沒有信心決定),我回答他:我認為還好,但信心深度如何我不知道。很多事情未弄清楚之前,勿於網路上惡言相向,我也沒有來者不善,我只是認為每一個人各有因緣,在我網站上沒有一句話針對您,在我未請教您及那一位指導員之前,我自認信心決定,要救我的佛已出來示現證明我決定往生,所以佛一定會救我,這一點我無一絲的懷疑,只是對於往生到報土的真實相狀我不知道,覺得有所欠缺,想向您請益這一個部分,如此而已。再強調一次,對於您我沒有任何的訓勉、嘲諷(我無此能耐也沒有此等閒功夫),但對於您的冷漠,我確實沒有任何的感恩心,有的只是奇怪而已。
不過,想成佛除了要「自覺」以外,更要「覺他」,所以想請師姐換個角度,站在我的立場,看一下妳在我部落格的留言狀況(請注意一下日期),設身處地體會我的感受。
妳的第一次留言:
我想請教您,您入定見佛,可有得到救之真實感的安心!(因為我並沒有,所以想請教您的經驗談)
我原亦是聖道門(可能宿世習氣,心喜禪宗),雖曾有幾次的體驗,終不能破其暗境,終歸恩師的弘願法門,但因深信自性彌陀,至於他力彌陀存疑(是不知道的疑,不是不信的疑),自83年初遇恩師的法,此疑團日愈擴大,總覺得彌陀在開空頭支票,也曾寫信請教恩師,但師認為是我自己不夠認真,但我自認自己是用生命去學的(當然若與師相較我不及師之萬分之一)。當時認為只要真的有佛,我就會相信佛會救我。至87年夢中感佛(三聖)來應,當時覺安心歡喜。但此安心是證真的有佛,念佛佛即來之安心,並不是得救之安心(原來凡夫的疑是那麼的重,並不是如自己認為只要真的有佛,就會深信佛會救我,現在雖認為佛會救我,但對現當二種得救的真實情形沒有真實感~包括現生蒙佛光攝護不捨與命終與佛成為一體)。至恩師的「安心決定鈔」第三套講話,得救之體證,師以被佛手救到或被佛光攝取為標準,但並不包括見佛。不知以您的經驗覺得如何?惠請賜教。恩師臨終前一晚曾告大吳居士:與佛在一起,就是淨土、就是往生(因為往生淨土就是與佛在一起)。不知您的感受如何?再次惠請賜教,謝謝!
因為我沒有網路線,須等週末跟別人借用一下,再加上對操作部落格不是很熟悉。當第一次碰到有人來提問,還有點不知所措,又須斷線離開,就匆匆忙忙的回覆:
對不起!我一週才借網路上網一次,今天無法詳談,就大略說一下。您的問題是我碰到的第二人,那位師姐不確定自己是否信心決定,到處請教人如何有真實感?我與之接洽,發現她早已信心決定且已有感應,卻沒人肯定她所得之信心,讓她差點得憂鬱症。從她身上讓我發現很多人拼命研讀經文,卻不用功念佛,才會在部落格呼籲大家要注重念佛。因為她聽從我的建議,除了聽經以外,儘可能利用時間念佛,就解決了問題。請問,下一次如何與你聯絡?
當時沒有想到師姐會看不見「私密答覆」,這點我真的是白目。不過回到家就覺得不妥,就著手寫了信準備再公開與妳聯繫,卻在下次上線時,看到了師姐的第二次留言,發現妳不但不需要我的答覆,還讓人從留言之舉動、字句中,以為妳是來訓勉我:
恩師正信念佛偈(二)CD#124B云:念佛的心境~「稱念佛,如過三界火坑,到達淨士面見彌陀慈父,得大安心。」恩師進一步的解釋其意:當然我沒去(淨士),總是佛有來過,但既然見到佛(三聖有來應我),就等於去到極樂國士,就是跳出三界火坑,就得到大安心了。與佛在一起就穩得到救,就安心了。
以上這段話,簡直是恩師專為破我長期的疑惑而說的,又恩師臨終前一晚曾告大吳居士:與佛在一起,就是淨土、就是往生(因為往生淨土就是與佛在一起)。
此法門是現生即得往生法,不是臨終往生法。得他力迴向信心開發之一念起,決定往生。安心歡喜滿足無疑。共勉之!
上述內容已清楚告知,妳早已自知得到大安心,並不需要我的回答,卻故意來提問,這未免太怪異了!師姐,是妳的行為啟人疑竇,讓人對妳有了戒心。
接著在「失業心情」那篇文,妳再次回應:
『弘願念佛法門是現生即得往生法。』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不是等到死後才往生。弘願念佛現生就跟阿彌陀佛相見,這樣才會安心。
『自力念佛法門是臨終往生法。』
二者是非常微細的差別,有時不容易察覺到自己的盲點,縱使是有體證之人,也會因教理未能透徹理解,而害怕臨終佛不來接引,此乃「理不懂而妨礙往生報士」之遺憾。所以聞懂經法是非常重要的事。弘願法門亦不離聞、思、修(證信)。
我年過四十五,老闆選在金融海嘯、就業困難時辭退人,心情已經夠沮喪,正為往後生計發愁時,看到身為佛教徒的同門蓮友,不但未給予安慰、鼓勵,反而無情地見縫插針,真叫人感嘆人情淡薄、世態炎涼!師姐,妳難道不覺得有失厚道嗎?「縱使是有體證之人,也會因教理未能透徹理解,而害怕臨終佛不來接引,此乃「理不懂而妨礙往生報士」之遺憾。」這段話藏著暗諷的意味,師姐請妳將心比心吧,換成是妳,滋味好受嗎?或許我倆對文字的感受力,真的差太多了。
妳又來回應:
逼切到若沒有佛救,就只有死路一條的心情時,即是剛要發起信心之時,直到佛來應眾生所求時,即是得到他力迴向的信心開發之一念(得到救),就是信心決定往生決定之時,不應以自己的體驗為唯一的標準,因為每一個人向佛要的感應都不同,不一定要蒙佛光攝取與佛成為一體才是信心決定,觀音、世勢在佛左右,難道不是往生?難道不安心、不滿足?且蒙佛光攝取與佛成為一體時,是否仍有一個我被佛光攝取的念頭?如果還有就仍是二而不是一體,往生乃人生一大事,小心!小心!
「且蒙佛光攝取與佛成為一體時,是否仍有一個我被佛光攝取的念頭?如果還有就仍是二而不是一體,往生乃人生一大事,小心!小心!」這段話露出了破綻,我確認妳沒有信心決定,似乎有越俎代庖之嫌。
後來,我看到了妳在留言板的留言:
願☆2009/10/05 10:40:14
願☆尋找願香,想向您請教法益。信箱是:…
請問與妳聯絡的方式,電話或信箱。因為我沒有時間去設部落格,所以看不到妳的答覆。謝謝!
奇怪了!妳都批評我:「縱使是有體證之人,也會因教理未能透徹理解,而害怕臨終佛不來接引,此乃「理不懂而妨礙往生報士」之遺憾。」怎麼還來「請教法益」?會不會又像上一回,提問後又不要我回答而來「共勉之」;以及我是否該潑妳冷水,說妳沒有信心決定,又該如何應付這衝突狀況?於是我很猶豫該如何處理?正在舉棋不定時,又看到妳的傑作:
何謂『淨土真宗』?
恩師曾於『正信念佛偈講話(二)』CD#181文中說:「淨土真宗就是淨土真實的宗旨,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信阿彌陀佛絕對救度的本願,決定往生成佛就好了,不用去管什麼日本淨土真宗什麼東本願寺、西本願寺,或已分十幾派。是以三經為標準,以佛本願為標準,能往生就好了,不要去理會東or西,或是什麼派,靠阿彌陀佛就好了,就能成佛。『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真宗。』
(弘願念佛法門,就是淨土真實的宗旨,是以『阿彌陀佛』為本位,不是依什麼寺廟、什麼人、那一個國家、那一派為本位。)
這下更怪了!妳不是「我沒有時間去設部落格」嗎?怎麼堂而皇之!在我的部落格打起廣告:「*歡迎弘願法眷光臨我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還在10/8就已設立部落格。幸好我遲疑了一下,否則,說不定會自討沒趣。對不起!說出我當時內心的感受,或許妳沒這個意思,我誤會了。
其實,我發現咱倆個性很不同,妳是急驚風的千里馬,我是慢郎中的縮頭烏龜,作起事來慢慢吞吞地東想西想,再加上我沒有網路線、不常上網,才會造成我倆這麼大的誤解,這實在是我的不是,對妳失禮了!
當我在妳的部落格看到妳的體驗記,雖然看出些端倪,但因有所顧忌,就不便表達意見;再者,我很欣賞妳的誠實告白,以及字句中充滿自信與對彌陀的信心,就覺得只要持續地學習,假以時日妳就能自行解開疑團。但是後來在部落格找不到妳的體驗記,這可不是個好現象,忍不住擔心妳的心念轉變了。
既然這次妳提到了:「有一個自認信心決定的指導員向我說:您沒有信心決定(他也說我沒有信心決定)」,那我就拋開種種顧忌,斗膽地說出拙見供妳參考,若有冒犯之處,望請海涵。 以下是妳的體驗記:
在我人生絕望之際,且又一直未能見佛(事後反省,是我自己沒有用恭敬之心,請佛示現,是個無禮之人,想要讓佛救度,卻又不肯放下我慢向佛恭敬懇求,就只會日、夜一心直直想『真的有佛嗎?』(因83年以前的學佛是學襌宗,念的是自性彌陀(雖有幾次的體驗,但離了生死甚遠),所以對他力彌陀絕對救度法,雖聽了5年的弘願法門「當時(87年)尚未聽聞師之正信念佛偈、安心決定鈔,其餘師之錄音帶皆已聽2至3次」,對於恩師所講的佛理以及絕對救度的理論,我完全找不出不合理之理論,所以不是不信,但就是沒有真實感。)當時的心情對世間絕望(如觀經韋提悉夫人之心情:地獄、餓鬼、畜生充滿的世間),對出世間法也絕望(因為一直無法見到佛,在當晚之前已有好長一段時間(小疑4年大疑約半年)逼切想見佛,因為我認為如果真的有佛,佛就一定會救我,一心想讓佛救,出離生死之心非常的逼切,這個娑婆我不敢再來了,但又無法以自力了生死。所以很想很想…見佛,但一直未能如願。)逼念至當晚已是萬念俱灰(87年9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全然放棄,不再去管它是不是真的有佛,抱著完全絕望的心情入睡,佛可能是怕我從此對他絕對要救我的願心失去信心,怕我又要去輪迴,所以我雖然是那麼的不禮貌也沒有感恩心(如此想來,自己真的是三途身),但佛真的是徹底的慈悲,沒任何的條件,當晚馬上示現(西方三聖齊來證明真的有佛),我想佛可能也要讓我知道,自己真的很沒禮貌,但因我真的很想讓佛救,所以佛為了信守他所發的誓言,只要眾生要讓他救,他就一定要救,縱使我是這麼的不禮貌,他也一定要信守承諾。所以佛才會演這齣戲讓我看(整部戲都是佛導演的(示現)~『浮思』『浮見』『浮識』,因為當時我已經很多年沒打桌球了,但佛卻知道我會打也愛打桌球(佛真的有他心通、宿命通哦!非常不可思議),我只對家中佛堂的墻壁打二下而已,佛馬上就讓我想到自己這樣是很不禮貌、不恭敬,不知道佛會不會生氣?轉頭一看裱框的西方三聖紙像全部不見,內心著急不知所措(內心發念,怎麼都不見了?)此時觀音勢至二菩薩,剎那騰空飛回來就位(其速度非筆墨能形容),但阿彌陀佛沒有回來(心中作念: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怎麼沒有回來?)此念未發完,佛像即時浮現,心想,還好佛還在(此時的心是草率馬虎、不是很在意,心想反正阿彌陀佛沒有遺失不見就好了此念未發完,佛像又不見了,內心就非常非常的緊張,好像失去依靠般也感到莫名,心想阿彌陀佛怎麼又不見了,發此念時佛像又浮現了,好好的完整的又立在原位,不再消失。我確定佛像不再消失了,心中發念~好加在,阿彌陀佛沒有不見(遺失)了,此時的心情是大安心、大歡喜、大滿足(真的有佛耶!佛沒有騙我,太好了,我有救了。)就醒來了(見三聖也不知道要禮拜與感謝,再一次證明自己是地獄種),也證明了眾生向佛求什麼,佛必應眾生什麼,所以佛一定會救我。近日重聽恩師於正信念佛偈(二)CD#90A中曾說:阿彌陀佛是法身常住,比若虛空,遍一切處,佛不會不見了,所以我的信心也就不會不見了,佛若常住,我的信心就常住。佛常住在那裏?就常住在我的信心中、常住在我的中想中、亦常住在我的起心動念那裡,佛入我心想中,縱使我忘了佛,佛仍然在那裡,佛一念一剎那都不曾捨棄我,真是令人安慰、歡喜的一段話阿!
台北弘願蓮社謝居士代師函覆(87年5月28日 )之文中(有經恩師親筆核可),指正我『抱怨佛力(慈悲),語甚不當也,不見佛來感應,應責怪自己誠之不至心也,應至心到什麼程度呢?「若吾不得佛來感應,吾涕泣禮佛,求佛絕不終止者,是也。」但他寫的話,我視而不見,幸虧佛真的太慈悲了,連我這種愚惡的凡夫都不放棄。
謝居士最後叮嚀:應繼續聞師之錄音帶,反覆仔細聽,絕勿停止(而我雖仍繼續聽經,但不是聽 謝居士的話,而是自己除了此法門之外,無路可走。)久之自得佛感應道交,「不疑佛之大慈大悲,必救我而不動搖信心,而稱念佛名,此即『他力念佛』。佛發願就是悲憫我這種極惡的凡夫而欲加以救度,『念佛就是念佛的絕對救度』,好加在有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慈悲,我等方能得救出生死輪迴,往生成佛。佛之大悲應報,師之大恩也應報,但極惡的我,感恩心似乎發不出來,也不知如何報恩(沒能力)。希望有一天能法爾自然的發起感恩心。
『證信』之可貴處,亦僅在『確定佛實在大慈大悲,連我這種十惡的凡夫,佛亦不捨於我』而不疑惑而已。~~捨自力歸他力,得絕對他力之救度,決定往生只是成佛的初步。
回想自己體驗的感受: 1、確實有阿彌陀佛,而且念佛佛即來,所以恩師說:佛在六字名號中,因名體一致、名具體德,名號即是佛體、即是佛身,故念佛佛即來。至今才知此話是真實。而阿彌陀佛本無形無相、法身常住遍一切處,但為了回應執形相之凡夫的請求,不得不隨名現形,令眾生見之起信安心。2、觀音、勢至二菩薩確實隨侍在彌陀如來的兩側,且他心通、神足通不可思議(當眾生念佛時,二菩薩先後即時隨到。)3、恩師曾在『正信念佛偈講話』善導章中說:弘願的學生,若見阿彌陀佛現身,當知是第十八願已成就的明證。4、夢境永遠不會忘記且依舊清晰,想到當時,心情仍舊非常歡喜。5、佛確實大慈大悲,不會對我的不禮貌(在佛堂打球、或我懷疑佛是否真實存在、或我已因一直未能得佛來應而生氣而責怪佛,已放棄而不想再去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佛的存在。)反而佛深怕我因此退失求法之心,祂就趕快來應我,破我的疑心。結論:(佛真的有求必應,任何與信心有關的要求,求什麼佛就應什麼。)因當時堅信只要有佛,就必會救我,所以只是心疑是否真的有佛,並未求佛示現救度之相。但既有佛,佛必無虛言。
【念佛和阿彌陀佛在一起就好了,因為與阿彌陀佛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淨土、就是往生、就是得到救、就有大安心。此後之念佛皆是與阿彌陀佛在一起的念佛,並求阿彌陀佛教示蒙佛光明攝護與佛的正覺法體成為一體是什麼相狀】~~~信後味道樂
接著是我的解讀:
「因為當時我已經很多年沒打桌球了,但佛卻知道我會打也愛打桌球(佛真的有他心通、宿命通哦!非常不可思議)」→這是「極重惡人唯稱佛、我亦在彼攝取中。煩惱障眼雖不見、大悲無倦常照我」的展現,此為信前之利益。雖然信心未決定,但有念佛則得到彌陀的注意與關心。
「(心中作念: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怎麼沒有回來?)此念未發完,佛像即時浮現」→這是觀經之像觀所言:「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最棒的呈現方式,正是老師苦口婆心要信心未決定者求見佛的理由所在(這是信前入觀)。
「心想,還好佛還在(此時的心是草率馬虎、不是很在意,心想反正阿彌陀佛沒有遺失不見就好了此念未發完,佛像又不見了」→此乃學仰信、解信的信心狀態,信心會若存若亡。會有此段夢境,乃因妳對佛態度,如妳所言「佛馬上就讓我想到自己這樣是很不禮貌、不恭敬」,這當然會信心若存若亡。
「佛像又不見了,內心就非常非常的緊張,好像失去依靠般也感到莫名,心想阿彌陀佛怎麼又不見了,發此念時佛像又浮現了,好好的完整的又立在原位,不再消失。我確定佛像不再消失了,心中發念~好加在,阿彌陀佛沒有不見(遺失)了,此時的心情是大安心、大歡喜、大滿足(真的有佛耶!佛沒有騙我,太好了,我有救了。)」→我認為這是彌陀慈父在教導妳,如何信心決定。
妳原先的逼切心是建立在『真的有佛嗎?』,換句話說,妳的潛意識在懷疑彌陀這個佛是否存在?夢裡才會出現:「此時觀音勢至二菩薩,剎那騰空飛回來就位(其速度非筆墨能形容),但阿彌陀佛沒有回來」,而不是在疑惑祂是否有力量來救妳,如此心態可說是連最起碼的基礎都沒有。為此,彌陀慈父現身證明自己的存在,幫妳建立最起碼的基礎,所以在妳的第一次留言給我,才會說:「87年夢中感佛(三聖)來應,當時覺安心歡喜。但此安心是證真的有佛,念佛佛即來之安心,並不是得救之安心」(這是信前入觀)。
因為彌陀認可妳「出離生死之心非常的逼切」,以及「佛可能是怕我從此對他絕對要救我的願心失去信心,怕我又要去輪迴」,所以彌陀慈父不但證明自己(西方三聖)的真實,還教妳如何發正確的逼切心,其心相為:「內心就非常非常的緊張」,再來就是如何有兩種深信。第一要有「好像失去依靠般也感到莫名」的無助心態,也就是第一種深信:「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再來就是「心想阿彌陀佛怎麼又不見了」,亦即第二種深信,也就是沒有了佛的大願業力作為依靠,凡夫無法了生死,故須深信阿彌陀佛,務必將其憶念不忘。如此正確思路,方能「發此念時佛像又浮現了,好好的完整的又立在原位,不再消失。」得到信心決定的喜悅「此時的心情是大安心、大歡喜、大滿足」。
以上夢境是彌陀慈父的示範教學,而不是來告訴妳信心決定了,因此,師姐妳的感恩心當然發不出來。所以妳第一次留言,才會說:「原來凡夫的疑是那麼的重,並不是如自己認為只要真的有佛,就會深信佛會救我」,這是因為妳還沒學會兩種深信,怎能「深信佛會救我」呢。
妳在夢裡的心境,諸如:「內心就非常非常的緊張,好像失去依靠般也感到莫名」、「此時的心情是大安心、大歡喜、大滿足」等,可說是彌陀慈父所虛擬的教學情境,並不是由妳本身所發起的心境,妳的實際心態是:「事後反省,是我自己沒有用恭敬之心,請佛示現,是個無禮之人,想要讓佛救度,卻又不肯放下我慢向佛恭敬懇求」這點可以從妳醒來依然故我而得到證實。當妳察覺到「但此安心是證真的有佛,念佛佛即來之安心,並不是得救之安心」,這種有了感應卻無得救之安心與感恩心,這麼怪異又嚴重的現象,妳竟然沒有再去請教老師(老師是90年3月往生的),也沒有再「向佛恭敬懇求」,可見妳還是「不肯放下我慢」,仍然沒有「失去依靠般」的心情,所以才會自己在那邊瞎疑猜,靠自己的力量在到處找資料,來證明自己信心決定。換言之,夢裡的妳與現實的妳是兩碼子事。因此,現實的妳猛找人來確認妳的信心。夢裡的「此時的心情是大安心、大歡喜、大滿足」是虛擬情境,並不是實際狀況,妳不該混淆在一起,而耽誤了往生報土的機會。
妳的用功真叫我佩服,才能感得彌陀慈父親自教導妳如何信心決定的方法,並且指出妳的學習障礙—缺乏恭敬心,這點妳自己有領悟到,才會在體驗記內容中一再提到。可惜,妳只停留在觀念上的認知,卻沒有落實在行為上,才會腦筋不開竅,一直被我慢矇閉了心智,浪費十多年的歲月,在「怎麼沒有安心?信心到底決定了沒?」的問題上打轉,而沒有去體會出彌陀慈父的用心,按照其所示範的兩種深信之情境去學習,真是枉費彌陀慈父的一番苦心。其實,妳只要改善妳的恭敬心,加強誠懇度,效法劉備的「三顧茅廬」精神,恭敬虔誠的修習「臨睡入觀法」(這是信後味道觀),說不定早就入正定聚,得到「蒙佛光明攝護與佛的正覺法體成為一體」(信後味道樂—這是信後念佛之得益。願☆師姐所犯的毛病,99%的人都會犯到,連我也不例外,才會看的出來,而這正是弘願法門之所以難信之處。)
看到妳從部落格中刪除了妳的體驗記,一來讓我很捨不得彌陀慈父珍貴的示範教學,從人世間消失;二來我很難過彌陀慈父對妳的善意幫助,竟然造成妳的困擾,讓妳摒棄了它;更讓我擔憂的是,當這篇體驗記從妳的部落格消失,妳會不會不小心觸犯了「未證為證、未得為得」之大妄言(也許是我瞎操心)。因此,不得不藉機下猛藥,把妳請過來(感謝阿彌陀佛,妳果然出現了)。若有造成傷害,也只能在此跟妳賠不是,因為衡量利害輕重,只好選擇得罪妳了。至於妳是否能採信我的話?是否能原諒我?那就看當年阿彌陀佛有無看走眼了,要不是那場夢,也不會有今日的風波。
非常感謝妳這次的蒞臨,讓我有了適當的機會,回答妳的問題,希望能解決妳的困擾。走筆至此,再致上誠摯的歉意,並祝福妳心想事成,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於2010.06.19 Yahoo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