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學弘願法門為何會退轉


問:弘願法門念佛人,或通稱的本願行者會不會退轉?

 

 答:這應該是個相當嚴肅的問題!是有退轉的現象,但這是屬於人的問題,與阿彌陀佛的弘誓悲願的大圓滿無關,佛的本願是無餘無欠的!所以衍生出來的問題是相當值得深省的。

末學的一位海外蓮友,他說引領他入弘願的一位老師,也曾花很多心力在出版事業,後來改學南傳的內觀法門。還有一些接觸到本願之後,變成脫離常軌,無為而治了、不念佛、不行善、改變生活了,改吃葷腥、抽煙、喝酒都來了,這都是退轉的形態!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都是形式上的狀態,實質上存在很多屬於潛藏在個人性格特質,形成一種無異於通途山頭色彩的問題!看到的只是個人的旗幟,似乎違背本願「遠通四海皆兄弟,同一念佛無別道」的精神!

     另外在弘願法門也有「學作人師,行為世範」的氣氛,講本願、 弘願就不得不提到我們一般說「回歸善導」的啟蒙師與領航員-親鸞聖人,親鸞自述行誼「我畢生無一弟子,我只是你們的同行道友」,印祖亦復如是,一生不收弟子,所謂「聖人、大師」都是後世對他們的尊封。

    本願行者會不會退轉的問題,讓末學正視善導和尚至誠心的開示:「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這段針對的對象含自力門與他力門行者,不管是自力門或是他力門行者,我們能見到的都是外相,內心的動機只有佛與他自己知道,有時候我們學習過程也不知道自己是雜毒、虛假,是因為外緣順境變多了,學法氛圍圓滿了,自己缺乏我空觀與法空觀的觀照,潛藏的惡性蛇蠍開始滋長了!

所以善導和尚講這段開示是在提攜我們,要我們省察!如果這句話沒在自己內心扎根,下面的兩種深信:「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可能變成口頭禪,因為不真實!

【上述問答引自網路“芬陀利華園”網址:http: //club.fjdh.com/1523

 

學弘願法門會退轉的原因:一是行者之信心,係由個人之理解所得,而非佛力發起之信心;二是自滿已得他力之信心,而流於懈怠。推究其因,凡夫之妄心需要多采多姿的玩具,再加上眼高手低之毛病,就會樂於聽經、研讀經文,戮力於鑽研經義;對於枯燥無聊之口稱念佛就會興趣缺缺,尤其弘願不講求「一心不亂」與積功累德,又有追求信心作為藉口,致使學弘願之人怠忽於唸佛行。因此,信心來自文字認知,而未能真實領受到名號的功德,得不到他力迴向的信心。又有人偏安於信心決定之一念,而遺忘了「念念相續、畢命為期」之祖訓,不知唸佛可保任他力信心。職是之故才會發生退轉,這不能怪阿彌陀佛食言,是行者不奉行規則,未作到「如實信、如實行」。

 

觀經之《下品下生》:「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以及大經云:「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可以看出彌陀慈父很心疼十方眾生,幾乎來者不拒—只要有心往生極樂者,「皆當往生。以此推論,學弘願法門會退轉的原因,當為往生心不真實所致。

 

彌陀早已料到愚惡凡夫具足貪瞋癡三毒,無有真實心欲往生淨土,故發起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親鑾聖人體察其心意,在信卷解釋「欲生心」:「次言欲生者,則是如來招喚諸有群生之敕命」、「故以利他真實欲生心,迴施諸有海,欲生即是回向心」亦即彌陀代替眾生成就了真實「欲生心」,藉由名號來迴向給我們。此一迴施使我們得以透過「植諸德本」,興起「厭娑婆、欣淨土」之念頭,一心一意「欲生我國」。

 

第十八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親鑾聖人教行信證解說彌陀所發之三心—「至心、信樂、欲生」:「斯至心則是至德尊號為其體也」、「即以利他回向之至心,為信樂體也」、「即以真實信樂,為欲生體也」。亦即如來招喚眾生的「欲生心」是以真實信樂心為體;而「信樂心」是依「至心」為其體;「至心」則以名號為體。「至心、信樂心、欲生心」此三心都是彌陀的大悲心,三心之歸結都以「南無阿彌陀佛」為體。

 

    因此,不只是學自力念佛必須精進念佛,學弘願法門更須「盡自力得他力」。行者除了聽經聞法來領解本願以外,得經由念佛的行為來獲得三心「至心、信樂心、欲生心」,也就是佛力發起的信心;而信心決定後,也要「念佛報恩」,絕不可以光說不練。我在網路上看到某位大師批評本願念佛只講信、不念佛,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卻不能怪大師說錯話,因為他聽到山寨版的本願念佛。同樣的,本願行者會發生退轉,就是未聽清楚弘願法門的正確法義,才會懈怠於念佛行,以致於信心程度只停留在認知「往生正覺機法一體」,而未到達「彼此三業機法一體」之純然他力念佛的境界。

 

我想鄭重說出—純然他力念佛行者不會退轉,因為體驗到:「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大經云:「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法然上人於他力佛恩文中指出:「若墮於三途眾生,遇此光明所照,心中之迷自消,三毒之闇自晴,苦惱除,而明心、賢心、信心、念佛心發,命終即往生也。云從地獄往生者遇此光明也。非蒙此方便恩者,我人安改懈怠之心、發進心、是後世方便恩。」

 

最後,呼籲有意往生者,務必謹守善導大師的話:「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努力於成為正港的弘願法門念佛人。

◎註: 「正港」是台語即真正之意

                        發表於2009.05.24 Yahoo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