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弘願法門雖是難信之法,仍可信入(下篇)


    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如何來解決「明信佛智」之難?我將依據柏原祐義所著《真宗聖典淨土三部經講話》的解釋,來說明上述經文之義。

 

如是作」:「如是者如法而行,毫不違背。釋尊一代之所作,即八相示現的行法叫做如是作。」此處所說,乃指上卷之卷首所說的:受胎相、降生相、處宮相、出家相、降魔相、成道相、轉法輪相、入涅槃相,世尊度化眾生的情形。如果沒有世尊在此世間成佛說教之事蹟的留傳,我們怎能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所以我很感謝讀高商時的英文老師,她所講的佛教故事,讓我對佛陀有所認識,進而信任祂的話語。

 

滅法時代,世尊的慈悲依然不斷,經文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佛說無量壽經》在三寶全滅時,將用以度化當時的眾生,才會在此經特別提到世尊八相成道,保留了成佛說教之事蹟,以取信於該眾生。因此,《佛說阿彌陀經》提到了諸佛的讚嘆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若無世尊一代之化儀,末代之我輩安能接受,遠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之世界與阿彌陀佛呢!

 

    如是說」:「釋尊一代之方便說教。如法說一代之教,等機緣成熟,於今才如法開說出世本懷的真實經。」正如《法華經》〔方便品第二〕所言:

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因為有了世尊方便說教,我們才能聽懂龍樹菩薩之難行道與易行道的說法,進而選擇了「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所以我很感謝十方禪林接引我學佛,嚐試到打坐、修行的辛苦,而趕緊轉換跑道改學淨土真宗。

 

    如是教」:「釋尊出世本懷的經,即此經的教化。本經是他力易行之教。在煩惱的狀態下,但唯憑如來之他力而速得成佛之教。」此一教法即是弘傳於日本的淨土真宗,在教導我們如何信受彌陀之本願,亦即如何明信佛智。此教法其實是由善導大師所弘揚,可見於《二河白道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並說明教法內容:「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時至今日人再度機緣成熟,由來自宜蘭縣的游藤老師傳承開講而散播出來。我有幸遇此善知識,藉由聽經聞法,而沒有親近老師,只是一名台下聽眾,僅依其所教內容就能得到信心歡喜、住不退轉。故依我的經驗與認知,只要如善導大師所言,遵循教法就能明信佛智。所以我認為即使是難信之法,因為佛陀真的開示了解決之道,此難有法可克服,就可謂—其實不難。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應當信順、如法修行」這是世尊對本經教法最後的叮嚀。所謂「應當信順」之事,乃指這句話: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世尊為了引導我們信受此話,整部經都依循佛教理論—因果、因緣法則,說明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世界之由來。第一部份為如來淨土之因,解說法藏菩薩為了建設西方淨土所做的發願與修行。第二部份為如來淨土之果,敘述依願行的因而得來的果,說明法藏菩薩成佛與淨土的狀況。第三部份為眾生往生之因,說明有兩種業因:一是完全捨棄自力,念佛往生真實報土;二是捨不得自力,諸行往生化土。第四部份為眾生往生之果,敘述一生補處之德,尚可「被弘誓鎧」,隨時都可還相迴向去度脫一切眾生。另有往生的助緣,即娑婆化主之發遣,以及十方諸佛讚嘆阿彌陀佛的名號,與勸誘眾生往生之情形。

 

職是之故,當我們知道如來本願力的來龍去脈,就能明白念佛往生的道理,並感恩彌陀千辛萬苦成就了名號,使眾生能自然法爾得救之法真實利益了我們。所以教行信證信卷》解釋「聞其名號」之「聞」字云:「眾生聞佛願之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

當我拋棄了聖道門教人勤修戒定慧來邁向佛果的思想,而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觀念,來思維法藏菩薩的誓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能接受法藏菩薩已成佛,而眾生稱念即可往生的邏輯觀念,不再懷疑「往生正覺機法一體」的教義

 

「如法修行」那該怎麼做才能如法呢!佛陀在經文中告訴我們要「謙敬聞奉行,踊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也就是說要有謙敬的態度而不要有憍慢心,要確實聞信而不要虛偽作弊,要奉行念佛而不要懈怠懶惰,如此就能信心決定,就會有「踊躍大歡喜」。這在經末之流通分也有說到 :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教行信證行卷》將上文謂之「行之一念」,即是有了信之後的行。有了「如實信」而開展出「如實行」,就會歡喜踴躍地念佛,這就是佛陀所開示的「「如法修行」」—「謙敬聞奉行」。(游藤老師說:以自己是零分的心情,來靠佛、念佛,讓佛救。)

 

    淨土法門何以是難信之法佛陀在經文中指出原因:「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凡夫的毛病就是「八識規矩頌」所言之第七識頌:「貪癡我見慢相隨」,有了「我見」就起疑,有了「慢」就有憍慢心,接踵而來就是虛偽,就會懈怠。所以我說明信佛智,雖說是難,其實不難,因為它的障礙物是來自凡夫本身,而非外在因素,只要自己肯努力用功就可以克服,不像聖道門會有魔障,況且佛陀開示了解決之道。因此,永明大師才會說:「修淨土者,萬修,萬人去。

 

    為了我們凡夫的憍慢心佛陀在經末之流通分特別提到:

「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佛陀告訴我們,這部經可是很重要的喔!就算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大火,都要想辦法走過去聽經。為什麼呢?因為此經是連那許多神通自在的菩薩想聽都求不到的重要法門,而你卻聽到了,多幸運!多殊勝啊!

最棒的是,如果聽聞了,就能得到於無上菩提之佛果,終不退轉的利益。看吧!佛陀在對治我們凡夫的憍慢心。

 

佛陀還在經末之流通分,鄭重地說了一件事: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原來佛陀為了對治我們凡夫的疑心病,故意讓未得道、仍是凡夫身的阿難來拜見彌陀

佛告阿難。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禮無量壽佛。十方國土、諸佛如來、常共稱揚讚歎彼佛無著無礙。」

所以佛陀在《般舟三昧經》中說到:

於法中無所疑不疑者為見佛見佛者為疑斷

是故善導大師秉持著佛陀在此經的教法,才會在《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告知「見佛增上緣」;更在往生禮讚偈》傳授「臨睡入觀法」,讓我們也來拜見阿彌陀佛。因此游藤老師在此生弘法將盡時,不得不告知學弘願法門者,要去求感應、實際去體驗,其實他老人家提倡證信,也只是濡沫相傳而已。

 

    親鑾聖人於《信卷》云:「然常沒凡愚,流轉群生,無上妙果不難成,真實信樂實難獲。何以故?乃由如來加威力,博因大悲廣慧力故。」又《化土》卷云:大信心海甚以叵入,從佛力發起故

親鑾聖人告訴我們真實信心很難獲得,是在說「信心歡喜」不是來自「諸有眾生」,非由凡夫之自力思考,所發起之相信他力的信心。所謂「信心歡喜」係來自「聞其名號」,乃如來真實惠賜之他力迴向的信心,這是很難得的。

 

    凡夫自發之相信他力的信心,只能往生化土,在大經下輩往生文就有提到此類信心:

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如來惠賜之他力迴向的信心,就能「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入正定聚來往生真實報土。

 

那學弘願法門之人該如何來分辨這兩者信心呢?我在《般舟三眛經》看到了佛陀的教導:

是三昧誰當信者獨怛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阿惟越致‧阿羅漢‧乃信之耳有愚癡迷惑心者離是現在佛前立三昧遠何以故是法當念佛當見佛

此文指出具有「阿惟越致」者,即入正定聚—獲得彌陀惠賜至心之信心行者,當然會念佛、會見到佛。故善導大師所教導之「臨睡入觀法」,就說出保證的話:「直是彌陀願重。致使想者皆成」、「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

因此《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所謂「當來必定見佛」,係指凡夫自發之相信他力的信心,待臨終夢見佛;而「現前必定見佛」,即指真實得到如來惠賜之他力迴向的信心,只要憶想就能如願見到佛,故淨土真宗有「平生業成」之法語。

 

    有淨土真宗弘法者認為體驗見佛是件艱難之事,就予以排斥、勸阻。從上之引文可知,此舉乃本末倒置,是有了信心決定,方有至心來體驗見佛。信心決定—明信佛智,才是困難之所在,為此更有弘法者勸人毋須追求信心決定。這些人都忘記了佛陀的教導:

「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

《善導和尚臨終往生正念文》再次提醒、勸告我們:

「余多見世人。於平常念佛禮贊。發願求生西方。甚是勤拳。及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待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鳴鐘。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也。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親鑾聖人所創之淨土真宗,就是在弘揚《佛說無量壽經》的教法:「明信諸佛無上智慧」而成為不退菩薩,這也是《法華經》的教義,〔方便品第二〕云:

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因此覺如上人特別說明:「教行信證真佛土化身土之教相,是聖人之己證,當流之肝要。」

上述反對者已明顯不信從世尊聖人的話語,難怪唯圓上人在《歎異鈔》會說:

悲哉!幸於念佛,不直往生報土,而取宿於邊地之事」。

 

    我認為明信佛智雖說是難,但有佛陀開示的解決之道,還算不難。其實我發現學淨土真宗有兩個真正的難處:「要有善知識如實的教導,以及學習者必須是宿善之機。」而這兩項困難竟然也有法可解,我在《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找到了方法: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

上述經文告訴我們,只要種善根就能遇到善知識 ,而種善根最大又是最方便的, 莫過於「執持名號」—最殊勝的善根福德因緣。行文至此,我不禁地歡呼起來,學弘願法門的難題都可迎刃而解,感恩世尊降臨娑婆世界,照亮了黑暗。

 

   《瑜伽焰口》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游藤老師在日據時代降生於宜蘭縣,幸遇淨土真宗教典《歎異鈔》,而開啟了人學習淨土真宗的契機,進而在台灣弘揚起來。雖然他已往生,但留下了錄音帶和翻譯的書籍,這些都是學習淨土真宗的瑰寶。既然有游藤老師這麼棒的善知識出現,當然是有可度之機來相應。

我出生的家庭是無信仰可言,只是照一般習俗來拜拜求平安。如果沒有遇到游藤老師的教法,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竟然有學淨土真宗的善根。因此我堅信淨土真宗出現於台灣,必有善根成熟之機可度。弘法者儘管遵循佛陀的叮囑:「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而我們學習者就努力實踐—「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我學習弘願法門能有所收穫,乃依照游藤老師的指示—盡自力來得他力,亦即以相信他力的信心來聞法、思維、念佛,用以得到真實之他力迴向的信心。其間我虔誠地祈求阿彌陀佛保佑我可以學會弘願法門;並且努力思維、揣摩老師的話語,反省、檢討自己的行為與想法,讓自己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法;再加上當時我的認知,學念佛法門就是要喋喋不休地唸佛,就傻裡傻氣地拼命唸。那時老師還沒講到證信,我也自知斤兩就沒聲張自己入定一事,依然默默地聽經念佛二十多年。或許阿彌陀佛覺得我孺子可教也,竟然應驗我的禱告,加持我寫下這些文章來報答佛恩與師恩,這是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的事。

 

因此我堅信只要應當信順、如法修行」,努力地跨越疑心與慢心的障礙,作到「謙敬聞奉行」,就能得到「踊躍大歡喜」。弘願法門雖是難信之法,還是可以信入,因為《正像末和讚》言:

真實報土之正因,由二尊遣喚所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