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可憐與可惡


有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惡之處」,

以前我不太明白,現在總算領略到。

我看到有位蓮友的信心像驚弓之鳥,

一有風吹草動就躁動難安。

可憐他!

牽強引用文字來安撫自己的信心,

誤解自己的境遇類似於游藤老師。

可惡之處—

在於他嘲諷、鄙視別人的信心,

以此來防堵自己內心深處的疑惑。

我想提出建議給他,卻擔憂他的傲慢,

會不接受別人的善意,而遭到反唇相譏。

這種情況,我已領教過,不想再冒然行事。

唉!連游藤老師都不敢澆人冷水。

難怪會說:「自信勸人信,難中轉更難」。

 

這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惡之處」,

其中「可憐」與「可惡」,互為因果,

且看佛教如何對治它們。

聖道門—用來治理「可惡之處」,

以持戒布施,修行戒、定、慧來止惡行善。

淨土門—專門悲憫「可憐之人」,

以本願名號,念佛往生淨土來脫離輪迴。

 

阿彌陀佛不怕「可惡」,卻在乎「可憐」,

請問你可憐嗎?無助嗎?歹命嗎?

這些統統賣給阿彌陀佛吧!

至於那些高尚、虛偽的行者,

極樂報土一概謝絕光臨。

 

有心學習弘願法門的蓮友們,

請務必體會到,何謂「可憐之人」?

對於「第一種深信」,

千萬不可只學到—「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以學聖道門所殘存的心態,

改用念佛與信心來取代修行,

就覺得自己已經止住「可惡之處」,

卻在不知不覺中,衍生出傲慢之心。

尚須進一步學到底—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並且深刻體認到大經所說: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徹底地明白學弘願無法只靠自己—無助,

謙虛地仰賴善知識傳授其經驗談—求助,

以零分的心境來正確解讀彌陀的示現,

真實獲得彌陀迴向之他力信心與他力念佛。

至此自力心消失殆盡,才不會傲己輕人,

會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情,

而燃起同體大悲之心,來勸信他人;

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之心胸,

而保持虛懷若谷之心,來增長自我。

 

看到「可惡之處」—蓮友的蓄意批評,

不免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黯然地保持緘默!

想到「可憐之人」—信心如風中燭火,

不禁憶起:「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

才斗膽地嘗試吭聲!

雖然我明知會遭到蓮友的無情攻詰,

但仍想對得起自己所學的弘願法門,

免得淪為既可惡、又可憐的「自了漢」。

                                   發表於2010.01.16 Yahoo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