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句話:「沒有那個心,也要有那張嘴。」這是大人在教導小孩,當遇到熟識的人時,要禮貌性打招呼。這是號稱禮儀之邦的中國人,遺留下來的傳統禮教。即使對人不感興趣、不想理會,也要敷衍虛應一下,免得失禮。乍聽之下,是有理之舉,但是這種流於表面的教育方式,久而久之形成虛偽的習性。對照起日本在電視節目中,不論各行各業都要求得發自內心來認真工作,真心誠意地對待他人,真是迥然有別。或許這個因素,弘願法門才會自中國消失,而風行於東瀛。因此,我認為想要學習弘願法門,必須先從日常生活中,先養成好的行為模式,做到心口合一、言出必行,也就是廣欽老和尚所說—老實念佛。
學習弘願法門的初步,必須先從聖道門轉入淨土門,但是從一些蓮友的言行中,可窺出其腳踏兩條船,顯示出對聖道門不死心、對淨土門不放心。此乃肇因於未能充分認同,《大集月藏經》所云:
「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為了學佛,我進入道場工作一年,實際接觸出家眾的修行生活。發現聖道門的修行方式太難了!即使是專業修行人,也都苦於無得道良師的指導,及找不到相應的法門,供其一門深入的修行。想到不少人稱讚我頗有善根,但實際踏入佛門,才發覺佛學浩瀚無垠。每天忙於三餐的我,如此福慧淺薄,怎堪學習?何時成就?那種看似入門,其實仍在門外徘徊的滋味,更讓人覺得沮喪!游藤老師講經時,常說:「不要只是看書,應該實際去修行,去拼一拼,才能知道修行的艱苦。」由於道場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老師所言不虛,摒棄了原先不屑於念佛的想法,毅然「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因此建議不死心的人,不要只在門口觀望,就勇敢踏入修行的行列,實際奮鬥一番吧!
我會選擇弘願法門,尚有幾個原因:就是修行方法簡單—口稱念佛;還有明確的修行次第;以及最重要的—老師只是介紹人,不需要亦步亦趨地仰賴師父,即使臨終也不用助念,現生就能入正定聚。
這麼簡易的法門,就在邁出第二步—「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踢到了鐵板,對我來說有點困難。因為我會入佛門,全是為了救度亡母,擔憂其來世受苦。雖然我懷疑超度法會的效果,但聊勝於無,沒想到連這點安慰也要捨棄,心裡著實掙扎很久。後來反省到自己的心態,既然無法信任出家師父,亦無修行能耐,何不孤注一擲依靠阿彌陀佛,才放下雜行。
另外還有一項—募捐,讓我困擾好久。怕捐了,是否又沾染到雜行?總在一陣躊躇後,想到亡母待救,即狠下心拒捐,但心中仍有疙瘩在。這種情況,一直到完全體會彌陀的大悲心,知道眾生的往生全仰仗祂,心中已無積蓄福慧功德的念頭,就坦然地用感恩、報恩的心情來捐款;也能在路邊隨緣供養出家眾,期望他們有朝一日加入弘願行列。
我觀察到部份蓮友,很努力研習經文與精進念佛,但仍鍾情於行善布施,罣礙於祭祀、超拔祖先等雜行。如此言行不一、自欺欺人,當被彌陀的神通力識破,怎能賜予他力信心呢?還是誠實吧,不要三心兩意,不妨暫時擱置雜行,待完全放棄自力心,再來行善助人報答佛恩也不遲呀!
聽到「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我最高興了。聖道門講究六度萬行,彷彿要用三頭六臂來修行;而弘願法門真是有趣,一直在捨棄種種修行動作,只剩下輕鬆的動動嘴巴。看似極其容易的唸佛動作,實際唸起來,卻發現不能小看它。稍微唸久點就覺得無聊,再者弘願法門不講究「一心不亂」,唸時一顆心不知要擺那兒?只得乖乖拿起念珠,一顆顆數著唸。卻有法師說帶念珠的手,不可用來擦屁股,否則對佛不恭敬,於是小心翼翼伺候念珠,真是麻煩!
當我下定決心投入念佛行列,就禱告彌陀:「無論如何,今生今世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倘若可以的話,我願意一天24小時地唸佛給您聽,不過您有大智慧,當然知道行不通,但是我會用最大的誠意來唸佛。」在如來面前不可打誑語,於是除了工作、睡覺,我都強迫自己,盡可能地唸佛。為了化解唸佛的阻礙,我嘗試許多方法,讓自己樂於唸佛。後來想起,平常我喜歡哼哼唱唱,就把流行歌曲的曲調套在佛號上,終於可以不斷地口稱念佛。可惜好景不常,老師說念佛不可帶調,不可念在音樂調子上,而是念在名號上。幸好此時,遇到老師講述正信念佛偈講話的《一枚起請文》,幫我開啟了他力信心,領受了「往生正覺機法一體」的道理,從此把唸佛的心放在彌陀的大恩大德上,讓我變得心甘情願地快樂念佛。
由於淨土真宗追求信心決定,不講究一心不亂,使得一些蓮友將學習重心,擺在聽經聞法與研讀經釋,所以一說起教理頭頭是道,卻提不起勁來口稱念佛。此舉不但忽略善導大師所強調的: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也未實踐親鑾聖人之教言:「憶念彌陀佛本願、自然即時入必定、唯能常稱如來號、應報大悲弘誓恩」。
如此解行不一,實有違佛陀所囑咐:「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法然上人所傳授之三重選擇:
第一重—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而選入淨土門。
第二重—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應選歸正行。
第三重—欲修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應選專正定。
乃學習弘願法門之次第中,重要的、基礎的步驟,蓮友們既已踏入此門,務必言出必行而予以落實,否則後續所研習的淨土真宗教義,如同緣木求魚毫無作用可言。大家切勿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對於輕易之舉的唸佛行為不予重視,而違背了善導大師之教言:稱名相續即生,那麼往生真實報土將會遙遙無期。
發表於2009.04.25 Yahoo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