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弘願法門是本願名號正定業,切莫誤解(5之4)


    走筆至此,深深感恩!幸好我也有光明攝取之體驗,今日面對老師的非難,可以泰然處之,感恩阿彌陀佛的慈悲示現。感謝游藤恩師的悉心教導,培養我涉入經藏的能力,而能予以回擊來反駁老師的謬論。所以,我也要鼓勵法眷們能學習證信,勇於追求與佛之願心感應道交。

 

接著,擬就我所知來述說體驗之好處,在《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六譬品第一》:

佛告父王:『如是!如是!未來世中,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及與一切,若能至心繫念在內,端坐正受,觀佛色身,當知是人心如佛心,與佛無異,雖在煩惱,不為諸惡之所覆蔽,於未來世雨大法雨。』」

上述經文:「觀佛色身,當知是人心如佛心,與佛無異」,此一說法,竟雷同於《觀經》第八「像觀」之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這兩段經文都在說明,當人們在觀想佛時,其心即與佛心相應,就是作佛的心,其原因就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詳細解說「法界身」的作用:

二從諸佛如來下。至心想中已來。正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有斯勝益。故勸汝想之。問曰。韋提上請。唯指彌陀。未審如來今總舉諸佛。有何意也。答曰。欲顯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齊無二。端身一坐。影現無方。意赴有緣。時臨法界。言法界者有三義。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無障礙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隨到。身隨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諸佛身也。言入眾生心想中者。乃由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但諸行者。若想念中。若夢定中見佛者。即成斯義也

 

    太棒了!我們只要心想佛,如來就能「應心即現」,讓我不禁回想起當年光明攝取的體驗。那是很平常的起心動念,就想到「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我正在念佛,那阿彌陀佛就站在空中,祂的光明正照耀著我,便莫名其妙入定了。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好歡喜!好開心喔!對我這樣已有兩種深信之人,可藉由見佛一事來確認,所得的「信之一念」,是否由佛力來發起;是否具有入正定聚之身份。所以當蓮友們在攻擊我的信心時,我可以有所依靠,畢竟那真實信樂之一念,開發之時刻是極其短促的,而入定的時間長達一、二十分鐘。這就是在般舟三昧經《請佛品第十》〔三卷十六品所言:

於法中無所疑不疑者為見佛見佛者為疑斷

 

    對於聽聞弘願法門者,已有相信他力之信心的人來觀想佛,可助其開發真實之信心。因為善導大師說:諸佛身能化之身,能入眾生界來示現佛身。故「眾生起念願見諸佛。佛即以無礙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現」,而於想念中、夢定中見到佛。依照第九「真身觀」所言:

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故能見到佛身就明白佛心,領解佛願而得到信心決定。

 

    雖然我自己是得到光明攝取的體驗,但是根據上述所列之經文,我贊同游藤恩師所言:

有人以為沒有光明攝取就無法往生,這是錯的,還是以名號為本位,光明是附帶性。名號是往生業,有人體驗到佛手來攝取,非是光明才能攝取。

游藤恩師是感應到佛手來救度,他絕對是得到信心決定。再者,曇鸞大師之《往生論註》曾說:「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而所謂「為物身」是方便法身,亦即救度眾生之身,故除了以光明來攝取念佛眾生,當然能示現方便法身而以佛手來攝取之,此非游藤恩師之發明,而是歷史上已有記載此一感應記錄,附註於文末,敬請閱讀之。

 

    除了前面所列之經文,我支持游藤恩師的感應,就是得到信心決定,還有其他理由,要先來閱讀其《夢中體驗記》(正信念佛偈講話第十六講附講:真實體驗之例):

我昔時(四十餘歲)苦求要如何獲真實信,得真實救,而書(寫)本願文貼於壁上,每夜就寢時,一看再看,一想再想:

(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第一題】:(一)我發什麼心?(二)佛才救度我。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二題】:(一)佛救度我之實況,是什麼樣。(二)我得著救之實況,是什麼樣。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如上摸索五、六個月,終在一夜入於夢中:

「初見山上有一大道,四望空寂,我揚揚闊步行於此道,微風吹身,十分快樂(陶醉於世間無常之樂)。

忽然行至斷崖、萬丈的深坑臨於足下,望前卻不見其道(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此時忽念,若非『阿彌陀佛』來救我,我必死在此斷崖(信單單念佛,蒙佛救)。

    即時,三聖腳踏蓮華從空現,立於大道之左邊,彌陀慈父喚聲言:『來!』即向我伸出右手(作接引狀),我即轉身伸出右手,握住佛之手。(佛手是肉質的,豐滿如綿,有暖氣。)

    即時與三聖騰空向前而行,(我向下看,見亂石滿坑底)剎那就飛過斷涯,到達前面之大道,腳著地時,安堵拍胸(心念好險得救了),向在身邊之三聖看,卻已不見(忘卻報謝佛恩;慚愧),即醒過來。」

    就於此夢,我得真實之體驗如下:

第一題:深知自力無效(第一種決定深信),但求佛救,即蒙佛來救,得真實信。

第二題:我念佛,三聖即時來現(第二種決定深信),佛伸手接我手,即往,得真實救。

    我現在七十四歲,回顧此夢中佛之示現,猶如昨夜所見,明記在心不忘。(81.8.11講於台北佛教弘願蓮社)

 

我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之經文,可供佐證游藤恩師的感應,其文如下: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五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菩薩眾莊嚴海已即說頌言:

諸波羅蜜及諸地,廣大難思悉圓滿,無量眾生盡調伏,一切佛土皆嚴淨。

如佛教化眾生界,十方國土皆充滿,一念心中轉法輪,普應群情無不遍。

佛於無量廣大劫,普現一切眾生前,如其往昔廣修治,示彼所行清淨處。

我睹十方無有餘,亦見諸佛現神通,悉坐道場成正覺,眾會聞法共圍遶。

廣大光明佛法身,能以方便現世間,普隨眾生心所樂,悉稱其根而雨法。

真如平等無相身,離垢光明淨法身,智慧寂靜身無量,普應十方而演法。

法王諸力皆清淨,智慧如空無有邊,悉為開示無遺隱,普使眾生同悟入。

如佛往昔所修治,乃至成於一切智,今放光明遍法界,於中顯現悉明了。

佛以本願現神通,一切十方無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網中皆演說。

十方境界無有盡,無等無邊各差別,佛無礙力發大光,一切國土皆明顯。」

《如來現相品第二》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法喜慧光明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佛身常顯現,法界悉充滿,恒演廣大音,普震十方國。

如來普現身,遍入於世間,隨眾生樂欲,顯示神通力。

佛隨眾生心,普現於其前,眾生所見者,皆是佛神力

光明無有邊,說法亦無量,佛子隨其智,能入能觀察。

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

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光明靡不周,名稱悉遠聞。

無體無住處,亦無生可得,無相亦無形,所現皆如影。

佛隨眾生心,為興大法雲,種種方便門,示悟而調伏。

一切世界中,見佛坐道場,大眾所圍遶,照耀十方國

一切諸佛身,皆有無盡相,示現雖無量,色相終不盡。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慧燈普明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一切諸如來,遠離於眾相,若能知是法,乃見世導師。

菩薩三昧中,慧光普明了,能知一切佛,自在之體性。

見佛真實體,則悟甚深法,普觀於法界,隨願而受身

從於福海生,安住於智地,觀察一切法,修行最勝道

一切佛剎中,一切如來所,如是遍法界,悉見真實體

十方廣大剎,億劫勤修行,能遊正遍知,一切諸法海。

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無生亦無相,普現於諸國。

隨諸眾生心,普現於其前,種種示調伏,速令向佛道

以佛威神故,出現諸菩薩,佛力所加持,普見諸如來

一切眾導師,無量威神力,開悟諸菩薩,法界悉周遍

 

  上述經文云:廣大光明佛法身,能以方便現世間,普隨眾生心所樂,悉稱其根而雨法。

豈不是與曇鸞大師之「為物身」的說法一致,阿彌陀佛依其本願現神通,應眾生之根器來示現方便法身,用佛手來攝取念佛眾生乃理所當然,孤陋寡聞者才會少見多怪。不過這個方便法身可不是馬馬虎虎,還是有條件的:

一切佛剎中,一切如來所,如是遍法界,悉見真實體

雖然是方便法身但必須是真實體,那如何才是真實體?這在《觀經》第八「像觀」之文有提及: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此文在表明如來之法界身可是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就是佛之真實體。

   

    佛的三十二相中有一相,「手足柔軟相」,其相為:

又作手足如兜羅綿相、手足細軟相,即手足極柔軟,如細劫波毳之相。係以上妙飲食、衣具供養師長,或於父母師長病時,親手為其拭洗等奉事供養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軟之手救護攝取親疏之德。

游藤恩師在夢中感應到:「佛手是肉質的,豐滿如綿,有暖氣。」這就是佛的兜羅綿手,恩師他見到了佛之真實體,故依據經文所云:

見佛真實體,則悟甚深法,普觀於法界,隨願而受身。

恩師他就悟到甚深法,即第九「真身觀」所言: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見到佛真實體之身就明白了佛心,領解佛願來信心決定,而「隨願而受身」,得到正定聚之身份。因此,恩師他一再強調他力信心要有真實感。看到了《華嚴經》之經文,才明白這可不是信口胡謅,要有根據的。行文至此,我好開心喔!YA游藤恩師真是乘願再來的菩薩,我今生有幸遇到他,真是無上之榮耀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