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往生禮讚之問答


    謹依善導大師所著之【往生禮讚偈】之文勢,稍作整理與排序,以問答方式,讓內容更加清晰明白呈現出,善導大師所欲傳達之意涵,以幫助蓮友們對游藤老師所教授之「臨睡入觀法」,能窺出其堂奧,以消除大家心中之疑慮。

 

    我能發現此偈之奧義,全拜蓮友們對老師的質疑,造成蓮社內部之擾攘不安,使我不禁暗責老師何苦說破要證信、求感應,其實學解信久了,時機成熟自然明白箇中道理。

 

    在搬家打包家當時,順手翻閱老師所給之【往生禮讚】講義,看到文末也寫著「臨睡入觀法」(很慚愧!我從沒讀過此偈)。奇怪!善導大師怎麼跟老師一個樣,都在臨別一腳,究竟有何用意!於是上網找到全文,仔細研讀一番,才明白兩位老人家的用心良苦心。我猶豫了很久,決定發佈出來,避免老師的苦心化為烏有。

 

一﹑如何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有兩種途徑定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種﹒具三心、五念、四修必生。第二種﹒稱名相續即生。

第一種﹑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又如天親淨土論云。若有願生彼國者。勸修五念門。五門若具定得往生。又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又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眾生盡未來際。即是利他。

第二種﹑然今時眾生悉為煩惱繫縛。未免惡道生死等苦。隨緣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又如文殊般若云。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閑。捨諸亂意。係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二﹑為何稱名相續即生?

答︰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是故釋迦及以諸佛勸向西方。

 

三﹑為何要念念相續?

答︰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

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何以故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經生死。豈非快哉。〈難怪善導大師會說: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

 

四﹑如何才能念念相續?

答︰係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迴願不慇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懺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廣。如下具說。隨意用皆得。乃至小罪若懺。即能徹法徹髓。能如此懺者。不問久近。所有重障頓皆滅盡。若不如此。縱使日夜十二時急走。眾是無益。若不作者。

 

五﹑要如何懺悔?

答︰懺悔有兩種方法。一種取中下懺悔亦得。一種真心徹到。

    第一種﹑上二品懺悔發願等同前。須要中要取初。須略中略取中。須廣中廣取下。其廣者。就實有心願生者而勸。或對四眾。或對十方佛。或對舍利尊像大眾。或對一人。若獨自等。又向十方盡虛空三寶。及盡眾生界等。具向發露懺悔。懺悔有三品。上中下。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此等三品雖有差別。即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

敬白。十方諸佛。十二部經。諸大菩薩。一切賢聖。及一切天龍八部。法界眾生。現前大眾等。證知我。發露懺悔。從無始已來乃至今身。殺害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偷盜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物。不可知數。於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上起邪心。不可知數。妄語欺誑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綺語調哢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惡口罵辱誹謗毀呰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兩舌鬥亂破壞一切三寶師僧父母六親眷屬善知識法界眾生。不可知數。或破五戒八戒十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菩薩三聚戒十無盡戒乃至一切戒及一切威儀戒等。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不可知數。如是等眾罪亦如十方大地無邊微塵無數。我等作罪亦復無數。虛空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方便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法性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法界無邊。我等作罪亦復無邊。眾生無邊我等劫奪殺害亦復無邊。三寶無邊。我等侵損劫奪殺害亦復無邊。戒品無邊。我等毀犯亦復無邊。如是等罪。上至諸菩薩。下至聲聞緣覺。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今於三寶前法界眾生前。發露懺悔。不敢覆藏。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受我懺悔。憶我清淨。始從今日。願共法界眾生。捨邪歸正。發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屬。作真善知識。同生阿彌陀佛國。乃至成佛。如是等罪永斷相續。更不敢作。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廣懺竟)

    第二種﹑應知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

若入觀及睡眠時。應發此願。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聲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菩薩清淨大海眾竟。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淪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弟子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觀音勢至諸菩薩等。及彼世界清淨莊嚴光明等相。道此語已。一心正念。即隨意入觀及睡。或有正發願時即得見之。或有睡眠時得見。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

 

六﹑稱念禮觀阿彌陀佛。現世有何功德利益?

答︰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念已下亦如是。

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遶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又如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如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佛告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是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次下說云。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及上下。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各於本國出其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云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次下文云。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

 

 

附註:建議於閱讀此文時,配合往生禮讚偈之原文,可清楚所做整理之依據。

 

                        發表於2009.05.01 Yahoo部落格

向介紹人告白學習弘願法門之經歷


你說過曾在十方禪林,向不少人介紹游藤老師講授的弘願法門,唯獨我一人接受,所以想說明接受的原因與學習的經過。

 

    民國771988)年5月家父出車禍,家母受此刺激投河自盡(她罹患躁鬱症長達十年)。在報名水陸法會超度亡母時,我唯一看懂【放燄口】經文,寫著:欲超度為盡忠或守節,而自殺的烈士與節女。看到此文心中大受感動,因為這些人早被遺忘,而佛教經典卻還記得他們。由此可見,佛教慈悲異於想像,我將來退休後要成為佛教徒。

 

    相隔半年,換我被機車撞到輕微腦震盪住院,在病床上發現不能指揮雙手,猛然察覺人的意識,真的可以跟身體不聯繫,而聯想到佛教所說:人死後靈魂會脫離身體再去投胎。當下相信人真的有來世,擔心家母在受苦,就下定決心學佛。

 

    我想找道場、師父學佛,又怕遇到詐騙(那時佛教資訊不發達),忽然想起求神問卜,既然佛教那麼慈悲,何不直接求呢!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所創辦,祂如果死了就沒有,那大家為何拜祂呢!於是在家中神明前,祈求佛菩薩幫忙找道場。

 

    沒多久家兄拿了一本雜誌告訴我:「游祥洲老師在十方禪林開課,你可以去聽。」我翻了雜誌,看到徵人啟事,就決定去應徵。結果在784月開始,擔任該寺之會計一職。

 

    有一天,我上班一踏進12樓大門,就聞到一股香味,聞了心情愉悅、全身舒暢,好舒服的感覺。進到辦公室就問同事周秀皇:「今天常住燒什麼香?外面有一股香氣,好香!」她一聽就說:「有嗎?」我答:「有阿!你去外面聞吧。」她出去又回來說:「沒有。」我就出去,大叫:「明明有香味,妳趕快出來聞。」她就跟我站在一起,結果她沒聞到香味,而我卻清清楚楚聞到一股濃郁、舒暢的香氣。我覺得好奇怪!突然想起一件事:前幾天上課時,有人問游祥洲老師燒什麼香最好?他介紹了燒香注意事項,最後說燒心香最好,因為心中有善念,會得到善神、菩薩的保佑,就會感應到香氣。昨天晚上家兄問我:「在十方禪林是否聽到,南懷瑾老師在美國發生事情?」因為他在公司聽到同事議論紛紛(此事為老師的重要弟子在美國遭到洪水沖走)。當時我聽了就跟著擔憂,所以早上出門前,忍不住就在家裡禱告佛陀:「聽說老師在美國出事,請您保佑他平安。因為他是十方禪林精神導師,我才剛來學佛,希望有機會聽他說法。更期盼有更多人,甚至所有眾生都來學習佛法,因為佛教實在太殊勝了!」原來佛陀感應到我在家所起的善念,才會一進常住大門就聞到香氣。哈!那麼我會來十方禪林工作,真的是佛陀幫忙的。那往後我學佛有疑問、困難,就直接請教佛陀吧!神奇的是,每個問題都有求必應,我都能從師父們、同事們口中或周遭事物中,聽到問題的答案,解除了疑惑。

 

    越接觸佛法,越感受到它的真實,開始畏懼輪迴,尤其想到家母因自殺而受苦,就心急如焚。我卻連基本的打坐都學不來,今生根本沒機會了脫生死,而來世就會忘掉家母,一時燃起怒火。原本我會迷迷糊糊過一生,卻讓我知道母親在受苦而無力救她,氣得決定找佛陀算帳。跪在佛像前哭道:「佛陀您告訴我要依法不依人,但是法在那裡?常住所有的人都在找相應的法,您很慈悲每次都會回答我的疑問,但還是會出現問題。佛教最講究圓滿,難道您傳的八萬四千法門中,沒有一個可以圓滿解決所有的問題嗎?」我擦乾眼淚走進12樓,看到你滿臉笑容,就好奇走近詢問,你說正在看【觀經疏】,就為我介紹了弘願法門。

 

    當時我的心情很混亂,只是在想:為何我學佛在哭,而你會笑?就一直思索你所說,念佛時彌陀與你同在的話。隔幾天我看到報紙文章:「有位太太婚後,因先生忙於工作而遭到冷落,就回想起在大學時代,有位學長苦苦追求她。想到自己曾經被深愛過,就不會因獨守空閨而否定自我。」看到此文,突然想通你的笑。因為你感受到彌陀的愛,所以在笑。那祂為何愛你呢?我好笨哦!成佛就是為了度眾生,你是眾生,我也是。我為何要自己修行,就讓彌陀度我吧!於是跟你要老師的錄音帶。

 

    民國7811月中旬我第一次到蓮社聽經,聽到了第18願發願文,隔天趕緊找本【無量壽經】之48願文,對照上課講義看有無相符。又不放心康僧凱所譯,再找出另外4種版本對照,確定真有此事才繼續前往聽經。上課時我提出問題:「學弘願法門,臨終需要助念嗎?」這是我唯一請教老師的問題。老師斬釘截鐵說:「不必」。太棒了!竟然連臨終都不需要依賴別人,那學這個法門也就不用依賴老師,不會有上下交相賊的情形,好高興!我終於找到「依法不依人」的法門。我就去報告佛陀,感謝祂幫我找到圓滿的法門,並且向祂辭別。接著禱告彌陀,請祂保佑我學會弘願法門,今後碰到疑問會直接找祂解決。

 

    十方禪林教了我一句話:「殺一個人,只是殺他一世生命;講經錯了,就殺他好幾世的慧命。」因此,我是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聽老師講經,所以會特別去注意老師說法時,有無標出那位祖師、在那本書,說出此段經文。遇到對經義的看法,不同於老師時,我會努力去思維,仍無法認同老師的說法,就祈求彌陀的協助。對於老師教導的每個觀念,我都小心翼翼去求證彌陀,深怕被砍了慧命。

 

    學弘願最大的難處,就是捨雜行。我學佛是為了媽媽,學弘願竟然不能超度迴向。這點讓我很猶豫。幸好同事黃桂香適時講了佛教故事:「有個人得罪師母,師父聽了讒言,就教他去殺一千個人,便能得道。當他殺到最後,必須殺母才能湊足一千人時,佛陀趕緊現身阻止。他欲追殺佛陀,卻追不上就大叫:『你停住!』佛陀回答:『我早已停住,跑的是你。』他當下悟道。」我聽了覺得很奇怪?明明每個學佛的人都是到處找師父、找相應的法門,為何佛陀說「已住了」?還有為何道場叫常住?到底住在那裡?想到佛教徒一見面就「阿彌陀佛」,又到處張貼「南無阿彌陀佛」,難道早已住在「阿彌陀佛」名號裡。那麼我不該再徬徨不安,決定放下雜行,專心念佛。於是強迫自己念佛,因為是懵懵懂懂的念,就會覺得無聊念不下去,還把流行歌曲調拿來念佛。後來聽到老師說,念佛不可帶調,就用念珠輔助讓自己適應口稱念佛。並且逐漸增加念的時間,不上班在家時就逼自己念佛,念到連家兄都罵我瘋子。幸好很快就了解念佛的意義,脫離這種苦悶式念佛,轉換成喜悅、感恩的念佛心情,還覺得拿念珠是個累贅,只要有嘴巴就可以了,於是擺脫念珠,一心一意念佛給阿彌陀佛聽。

 

    老師講【正信念佛偈講話】的《一枚起請文》時,看到「非是唐土我朝諸智者所說,觀念之念」字句時,驚覺自己老以聖道門的觀念,比較老師的說法是不對的,該把以前所學的觀念丟掉,回到未學佛的狀態,重新思維老師的話。在週末夜晚,我躺在床上回味電影情節時,同情男主角因相貌醜陋而獨自生活,就感激父母給予我所有的一切。突然想到阿彌陀佛不但不嫌棄罪惡凡夫,還兆載永劫修行為我等醜陋凡夫建設極樂淨土。並且聯想到極樂世界,即是我所嚮往的真善美世界,而打開這座美麗殿堂的鑰匙就是名號。我只要念佛就持有這把鑰匙,就能完成夢想進入真善美的世界。忍不住歡呼起來!我總算搞懂老師所講的捨棄雜行、助業,念佛即能往生的道理。

 

    正當我以快樂心情念佛時,你好意給了一本谷口雅村的書,可以幫助我增加信心。結果我發現念佛的氛圍不對,不再有喜悅的心情,笑不起來,反而有種不安的感覺。一時摸不著頭緒,只好跪拜彌陀請求協助,才發現自己掉入自力念佛,趕緊清除腦海中,關於那本書所倡導「清淨佛子」的觀念。我把此事告訴你,卻說我看錯了。為此,我決定不再接觸任何宗教的書籍、訊息,並且放棄自行研讀蓮社的書,只接受老師講經說法。現在看來此番遭遇是個逆增上緣,讓我嚐到自力念佛的恐怖滋味,還幫我擋掉外在雜音的干擾與內在自我的誤解,一心一意降服自己的理念,去接受老師傳授的思想觀念,確確實實作到「教念彌陀專復專」。所以你真的在幫忙我增強信心,更重要的是給我機會,了解自力念佛與他力念佛的差別。

 

    老師上課時說到:要大家注意,念佛的心情是得救,而非求救。我仔細觀察自己會害怕,再度掉入自力念佛,在無意中以求救的心情念佛。於是開始思維如何有得救的心情,結果看到外國影片:有一車學生遭遇洪水,有位記者前往採訪新聞,不忍心看到學生們在水中掙扎,就加入救援行列。其中有位學生好不容易拉到繩子,卻因體力不濟,又掉入水中淹死。當記者接受表揚時,他說如果可以的話,要把這些獎勵跟上帝交換,救起那位學生。當下我體會到救人者的心態,明白自己確已得救,不再害怕而求救念佛。因為名號就是彌陀救援的垂繩,只要念佛就是抓到繩子,必定被救起。只可惜眾生無明太重,不知道自己身陷險境,還以自我主觀的心態在自力念佛,完全不懂彌陀的大悲心和大願業力。

 

    從小到大我有唱歌的習慣,為了學弘願,有段時間沒空唱歌都在念佛。在體會到得救心情後,自覺學會念佛,就想到好久沒唱歌,於是開口一首唱過一首。唱到「綠島小夜曲」時,覺得怪怪的,就再唱一遍,好像有人在跟我說話,第三次再唱,完蛋了!阿彌陀佛在罵我,竟然不念佛在唱歌。嚇了一跳!才恢復唱歌就捱罵,從此被迫改掉唱歌習慣。    
  綠島小夜曲

這綠島像一隻船在夜裡搖阿搖

→綠島:娑婆世界

夜:五濁惡世

◎三界不安猶如火宅

姑娘喲妳也在我的心海裡飄阿飄

→姑娘:眾生

  我:阿彌陀佛

◎彌陀掛念眾生

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妳的窗簾

◎彌陀聲聲呼喚

讓我的衷曲隨那流水不斷地向妳傾訴

◎彌陀聲聲呼喚

椰子樹的長影掩不住我的情意

◎障礙不能阻擋彌陀的願力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我的心

◎ 彌陀悲心懇切

這綠島的夜已是這般沉靜

 →這般沉靜:末法時代

◎現在的娑婆世界不但是五濁惡世,更處於末法時代了。

姑娘喲妳為什麼還是默默無語

◎妳為何不趕緊念佛,還在唱歌
 


    因為歌詞內容貼切的傳達意境,讓我直覺認為是彌陀在責備我偷懶不念佛,也因此感受到彌陀時時刻刻在關心、注意我,就不敢懈怠而更積極地投入。除了工作、睡覺、聽經以外,所有空閒時間都在念佛。

 

    792月春節過後,常住舉辦法華法會,我在會場櫃檯幫忙,同事周秀皇在桌上放了一本【法華經】。因為弘願法門講究「信」,我好奇地想知道聖道門如何解釋「信」,是否相同於老師所講的,於是翻到「信解品」,看到敘述富翁尋找多年失蹤兒子的故事 。好驚訝!原來「信」的內容,就是信佛把祂所擁有的財產都留給我。所以我不只是得救,脫離娑婆世界這個苦海而已。並且更進一步在信受時,即得到佛的功德,未來往生即成佛 。法會過後,常住要求執事人員午休時,必須練習打坐。我坐得很難受,回憶起所看到的故事,就開心地閉起眼睛念佛,想到「念佛眾生、光明攝取不捨」,於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正照耀著我,竟然莫名其妙入定見佛,好神奇!我不會打座,只能散盤,居然可以入定,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心中明白這是阿彌陀佛的應驗。出定後,腿不酸不麻、身心舒暢,喜悅的心情持續一、兩個月,偶而回想起來,也會法喜充滿。

 

    後來遇到一位出家眾,羨慕我年紀輕輕就來學弘願,還稱讚我很有善根。當時只是微笑以對,心想他如何看出來。不久夢到我在打公用電話,講完掛上話筒,竟然掉出十元,馬上看了四周,確定無人趕緊撿起來,就嚇醒了。即使在夢裡,我都那麼貪心,有什麼善根可言。要不是老師辛苦講經,蓮友發心護持,我根本沒有機會聞法。想不到自己竟然因為旁人的讚美,在不知不覺中起了沾沾自喜的心,幸好有這場夢,這該是彌陀在暗中提醒我,不可自傲於定中見佛,使我更加督促自己要以謙虛態度,繼續念佛、學習弘願法門。

 

    某次上課時,我瞥見鄰座師兄的書,寫滿密密麻麻的字,好驚訝他的用功。卻聽你說過,老師覺得他只是鑽研文字,信得沒感情,為何會如此?就想起家兄學佛,也學得外表精進,但知見錯誤。我暗地笑他,不是看佛所講的經書,而是看他自己所想的經書。驀然警覺自己也有毛病,總是帶著戒心,戰戰兢兢聽老師說法,即使從未發現有錯。這種只信彌陀、不信任老師的心態,也是傲慢的表現。我決定改掉此毛病,要百分之百的信從老師,感恩他的教導,不再只當他是弘願法門的介紹人。有天晚上,想到我很久沒有念誦【佛說阿彌陀經】,於是拿起經書讀誦,當讀到極樂世界會發出美妙的樂音,就憶起【念佛感應錄】書中記載,有人感應聽到此樂音。我怕吵不喜歡聽音樂,比較羨慕蓮友曾感應到念佛不斷,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誦完經接著念佛,經過十幾分鐘想停止,嘴巴卻停不了,好驚喜!想不到彌陀真的給我感應。從此後,我會不經意地念佛,隨時隨地念得輕鬆自在。

 

    我能得到他力念佛,除了老師的傾心教授外,更棒的是你這份助緣。例如:你送我書籍【念佛人列傳】,讓我由前人的典範中,學習從硬梆垹的文字理論,轉化成實際的念佛行動,培養出對彌陀的感情與信心。另外,在蓮社你看到我感冒,建議我可以觀想阿彌陀佛放光來治好病。給了我打坐觀想的念頭,而得到入定見佛的感應。還有你送我法親會錄音帶,讓我聽到了蓮友有念佛不斷的感應,才曉得向佛索取此感應。真的,很感謝你!

 

    我想寫此文表達內心對你的感恩,卻顧忌可否說出感應的事蹟,而猶豫不決,只好請示於彌陀。看到公共電視播放《實習醫生》影集,外科主任由外面找來主任接班人,遭到原定接班人之抗議,要求說明換人的原因。外科主任說:不滿他只是守住本份,自豪於做了該作的事,但對病人沒有熱情。這句話正中我的要害,的確我缺乏你的熱情,不該一昧地死守教條。當年在十方禪林,你無畏於聖道門的屋簷,不計較我是否為宿善之機,熱心地介紹弘願法門給我。現在我該效法你的精神,勇敢地把感應的事情告訴你。並且希望藉此,勸信更多有緣人,來學習弘願法門,尤其是證信。

 

    最後我想說:佛陀沒有死,彌陀今現在說法。兩位老人家親切、平易近人,學佛有問題可求助祂們。既然你深信於彌陀的本願力,當知祂的慈悲,為何害怕見祂一面?俗世間相契的筆友、網友,都會相約見面,你何苦拒祂於千里之外?與其盲目排斥老師的證信,何不積極探究善導大師為何提倡「臨睡入觀法」?為何告知「見佛增上緣」?去吧!拋開文字,直接找彌陀慈父接觸吧!

                                發表於2009.05.01 Yahoo部落格

感 恩


我於民國781989)年11月中旬到台北(八德)弘願蓮社,聽游藤老師講經說法,學習了弘願法門至今已有二十年,深刻體驗到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與本願功德的不可思議。

 

一開始我希望找到一個「依法不依人」的法門,於是是舉手提問:「學弘願於臨終時,需要助念否?」老師回說不必,就刻意不接近老師,一直當個台下聽眾,而這次的發問是我跟老師唯一的互動。

 

當年懵懵懂懂的學弘願,竟然傻傻的聽老師的話,當他是一位介紹人,頂多像對一般學校的老師般,尊敬與感謝他。老師曾說:「念佛是人生最大的安慰」,當時我很想回嘴:「老師您錯了,念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與快樂。」等我年過四十,看到自己奮鬥二十年的結果,竟然是曇花一現,尤其是曾經成功與擁有,那種失落的傷痛,更叫人難以承受。花了那麼多的精力,在追求世俗的價值,卻可笑的剩下一場空,此時猛然發覺名號還在我心中迴盪,這才體會到「念佛是人生最大的安慰」。

 

活在娑婆世界,就像活在一個謊言的世界,所有的人事物都在欺騙,唯有佛陀老師告訴我實話,真實體會到「一切虛偽、唯佛是真」。幸好當年不顧同儕的嘲笑,勇於走上弘願大道,今日才能擁有珍貴的無上功德在身,而不至於一無所有,虛度了此生。唉!愚蠢的我,此時才後悔自己的固執,未能親近老師,錯失接受他更深入的教導,才會把寶貴的青春,浪費在無謂的工作上。 

 

    當我嘗試勸信於人時,碰了一鼻子的灰,領略到「自信勸人信,難中轉更難」的滋味,就想放棄「弘願我家業」的工作。於是發現老師的偉大,深深佩服老師弘法的熱情,感恩老人家講經說法與翻譯典籍的辛勞。對於老師的傳法恩情與當年蓮友的護法之恩,內心非常感激;再加上看到蓮友們已發表文章於網路上,讓我猶豫是否該保持沉默,經過一年多的掙扎,甘冒大不諱(公然提倡證信),決定著手成立部落格,把自己學弘願的感想寫下來,希望能對別人有所助益,稍微報答老師與蓮友們的恩情。

                                發表於2009.06.27 Yahoo部落格  

狂亂怎能往生?


問:往生淨土都是以「一心不亂」或「心一境性」為標準,狂亂怎能往生?

 

答:「狂亂往生」係法然上人解釋下品下生,「謂此人一生造作惡業,臨終時受地獄猛火俱來逼苦而狂亂,然遇善知識之教導,而於狂亂中念佛一聲或十聲,遂往生極樂淨土。」往生行狀雖大分為三輩九品,或法然上人所云之四種往生,蓮池大師於《疏鈔》云實則無量輩品。

所以若依觀經三輩九品之經文,對照「一心不亂」或「心一境性」,所謂的標準,不是阿彌陀佛救拔眾生的標準,不是我們想的那一層意思。

愚意以為「狂亂往生」當不侷於下輩品類,狂亂行狀即是臨終顛倒相狀。愚多年以前曾於醫院工作環境偶聞一位在佛教界算是有所聲聞的老法師,重病臨終之際還是心生顛倒,癌症末期那種痛入心扉之狂亂、顛倒(每個人因緣無量,無一定準),非吾等身立其境之局外人所能體會,後得賴眾人開導助念,名號功德歇其顛狂心,這是當時幫他助念的同事跟我述及的。

以事揆之,「狂亂往生」之相狀當不侷於惡人,癌症病房門內有多少顛狂亂心,這是現實的眾生業相,幸賴我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阿彌陀佛,不捨一人。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法然上人所云四種往生:狂亂往生、無記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無記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可云初相,乃至終相。而狂亂者僅是初相,因佛力攝取故,或轉為無記往生,或意念往生,或正念往生。乃心念因佛力攝取,層層轉入。並不侷於一種相狀,故夏蓮居老居士方有「一心三輩」之說。佛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亦不可思議,或生生增上,品類徙昇,非凡愚所能知之。

【上述問答引自網路“芬陀利華園”網址:http: //club.fjdh.com/1523

 

     我相信狂亂能往生,因為曾經親身體驗過。這段往事發生於SARS那一年,我感冒發燒咳嗽的很嚴重,看病多年的中醫師竟然醫術失靈,於是改換西醫到台大醫院看了一次,就碰到SARS病人進入台大醫院,只得就近到亞東醫院治療,檢查出感染了披衣菌肺炎,才醫好病。禍不單行,緊接著生理期失常,看了兩位中醫師無效後,發現身體逐漸虛弱、四肢無力,趕緊到婦幼醫院掛急診,也許是SARS搞得人心惶惶,醫師幫我打了子宮收縮針及給了鐵劑就打發我走。隔天早上九點多,我的心臟異常收縮、跳動得很厲害,變的上氣不接下氣。通知舍妹請其馬上請假陪我去醫院,因已去過急診就碰了釘子,最快也要等到中午才有空。但是到了十一點,我的頸動脈也異常收縮,腦筋開始發昏,完蛋了!血液上不了頭部。聯絡不到舍妹,轉向朋友與同事求救,同事願意就近伸出援手,卻告知找不到我家。我自覺趨近昏迷,心想等她們找到我,早已非死即傷—腦部缺氧,很擔心沒死而成了植物人,於是按捺不住情緒,開始緊張、慌亂、抓狂,就在此時佛號竟然莫名其妙浮現心頭,猛然察覺到阿彌陀佛正陪伴著我,遂恢復冷靜決定自行就醫,一面跟隨佛號口中念佛,一面準備前往急診。醫師診斷我子宮異常出血與嚴重貧血,血紅素只剩4.8,不到正常人的一半,輸血6袋。

 

    我已經病得一蹋糊塗,念佛一事已置諸腦後,沒想到阿彌陀佛卻在我最無助的時候,適時伸出援手。當時就回想起游藤老師所講的「狂亂往生」,明白老師所言不虛。此番與死神交手,我看到自己的虛偽與脆弱,原來我很怕死,以前一付勇於往生的模樣,只是一種理解上的認知,卻不是自己真實的一面,反而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護念著我,體會到只有如來才有真實可言。

 

以前我希望找到一個「依法不依人」的法門,在初入弘願蓮社時就舉手發問:「學弘願於臨終時,需要助念否?」老師斬釘截鐵地答覆—不必,當時傻傻地未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只是很高興終於找到了。後來藉由自己的親身經驗,我明白了學弘願於臨終時,不需要助念。因此,想把這個重要訊息告知大家,希望有意學弘願法門的人,不要帶著備胎踏入弘願家門,全心全意信靠阿彌陀佛,稱念名號功德,聽從淨土真宗歷代祖師大德之教導,來如實得到他力念佛,安心過著凡夫的生活。

 

我很猶豫是否把此事公開,一怕惹來不信之人的讒言,二怕信者誤以治病等與本願不相應之心態來念佛,衡量利可能大於弊,說出來讓大家去除疑慮,放心地學弘願法門。寄望大家不要在弘願法門外探頭探腦、疑這疑那,勇敢跨進來學習。聽說有位神父覺得天主教義優於佛教,為找出佛教破綻就拼命研讀佛典,十年後成為佛教徒。

 

民國78年時社會上佛教資訊不發達,老師的弘願法門屬於佛教之異端,我仔細評估其修行方法只是聽經、看書、動動嘴巴,沒有走火入魔的弊害,就勇敢闖入日本的淨土真宗。結果得到殊勝的佛果,也發現此一宗派最早是發源於中國,無奈人善根不足而失蹤於唐土,幸賴人宿善深厚加以發揚光大於東瀛,讓殊勝的弘願法門得以重現於台灣,讓更多人蒙受彌陀的救度。

 

我能學會弘願法門的關鍵處,是在聽到了老師講【正信念佛偈講話】的《一枚起請文》時,看到「非是唐土我朝諸智者所說觀念之念,又非學問悟能念之心而念之念佛。但為往生極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想決定往生無疑而稱念之外,別無深奧之道理也」字句時,驚覺自己老以聖道門的觀念,來比較老師的淨土真宗教法,就把以前所學的觀念全部丟掉,回到未學佛的狀態,重新思維老師的話,很快地就信心決定,歡歡喜喜地念佛。所以請大家不要把聖道門等自力修行的觀念,帶入善導大師所言「別意之弘願」的法門裡,浪費青春在搬運石頭上,直接順從「還愚癡生極樂」的經驗談,用直心傻裡傻氣聽經、念佛,讓清淨的法水流注你的心扉,就會有開竅的一天。

                  發表於2009.05.29 Yahoo部落格

信心決定不是終點


    有蓮友依據第18願成就文「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來質疑、排斥游藤老師所提倡之證信、體驗,為此特撰文表達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思惟。

 

    我認為蓮友不該執着於經文字面之意思,而忽略了內含深義。倘若單從字面「一念」來看,即如蓮如上人【一代記聞書】所言:「一次之願,即是一生之願;一次起信,即是一生起信。因為若是當下命終,即成一生之願。」再就經文深義而言,當依存覺上人【真要鈔】文中所述:「然雖薄地凡夫,持彌陀名號,發起金剛之信心者,橫離三界流轉之報故,其義當於得不退也。此即非在菩薩位所論之『位、行、念』之三不退。今所言不退者,是『心』(信)不退也。」

 

關於「信不退」,在【安心決定鈔講話】有更進一步之詮釋:「信心與稱名不是同時並立,信心者是初起,稱名者是後續。以初起之一念佛因滿足,而其滿足之分,向後成為盡形壽相續故;若初起之一念未滿足者,後續之多念亦未滿足矣。已於領受法體之全分故,後起多念之稱名者,持初起之全分,不增不減而相續」、「信托之時領受全分,相續至於臨終,成為稱名故,初信與後行之通涉,有示機受全相之必要」、「弘願法之顯於眾生之全相而言,即是『信心與稱名』。即信心一發起,成為聲聲相續,此是在長壽之機,長時相續之人而言;若夫短命乎,無長時相續之緣,而於自己之往生即無妨礙,因一念之信能與法體相應故,名號之功德全成我有,而佛因無缺故也。」如上所言,短命之機才可滿足於「初起一念之信心」,長壽之機在建立初起信心後,必須後續聲聲稱名。換言之,長壽之機當如【和語燈錄】所云:「勸信者,取一念得生。勸行者,勉勵一形。」綜上所述,乃長壽之機,念佛往生;一命嗚呼者,一念往生。

 

    關於「乃至一念」,蓮友們只把焦點放在第18願成就文,殊不知在【大經】「下輩往生者」文中,亦有「乃至一念」:「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老師即根據此經文,來斷言仰信、解信者,為化土往生。

 

    下輩往生文與第18願成就文不同之處:仰信、解信者其信心狀況即如經文:「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而證信者則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即梵語「波羅娑陀」之意:有「歡喜、信、心中安靜、晴明、純粹、潔白、善心地、仁惠、恩澤、深切、承受、恩賜、一致」等意思。又有異處,前者為「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若聞深法…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即至心是眾生自發的;而後者為「聞其名號…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如親鑾聖人所言:「從佛力發起故」。由此可見「乃至一念」,非僅信知彌陀迴向即可得,有些蓮友對此認知不足。

 

    親鑾聖人法然上人門下,已發現上述問題,故在【正信念佛偈】明確指出:「行者正受金剛心慶喜一念相應後與韋提等獲三忍即證法性之常樂」。又在【化土卷】用對比方式說明:「言『教我思惟者,即方便也。言『教我正受者,即金剛真心也。」要明瞭此字義須看【觀經疏】《玄義分》:「言思惟者‧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因此對於「一念」,聖人在【信卷】有兩種說法:一為「夫按真實信樂,信樂有一念。『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彰廣大難思慶心也」;二為「問曰:幾時名為一念?答曰:百一生滅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此中云念者,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如此艱澀文字之描繪,垢障愚鈍之凡夫怎能清楚揣摩其意境?蓮友們該如何不錯失於「信一念」,依其所願往生真實報土?

 

    老師就擔心有些蓮友錯會已得他力信心,故在一生佈教皆言仰信、解信之外,另於往生前數月抱病講經力倡證信、感應,建議蓮友學習「臨睡入觀法」。因為善導大師傳法時說:「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即指弟子需有至心才能應驗。垢障凡夫何來至心,當仰賴彌陀賜予至心,也就是他力迴向的信心,才能見到彌陀佛身相光明。由此可知「臨睡入觀法」,可以讓蓮友進一步確認其信心是否為他力所發起。

 

    修習此法須先具備兩種深信,如偈文:「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淪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表示已領受他力信心,再向彌陀慈父祈求現身:「弟子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觀音勢至諸菩薩等。及彼世界清淨莊嚴光明等相」,表現出相續憶念「光明遍照、攝取不捨」,最後為:「道此語已。一心正念」則是聲聲相續,此即長壽之機者所為也。

 

    我一直以為老師在傳授弘願法門之初期,未預先給予蓮友們「信後學習」的觀念,讓大家誤把信心決定當作是學弘願法門的終點,導致無法接受須再進一步追求體驗、證信的說法。最近看了老師在民國七十六年講授的【弘願念佛法門簡介】,發現當時早已告知:(142頁)「得到『信心決定』是學弘願法門剛好及格的人,此後信心相續不斷而顯在口業,則是『稱名念佛』;又因為往生已經決定,感謝佛的深恩,愈發不可懈怠之心,所以也可以叫做『感恩念佛』、『報恩念佛』。」那些批評老師的人,在學習心態上流於懈怠而不自知。因為蓮如上人也在【御文章】之《挖掘》文中,提及:「聽到有各寺住持和其他人,大略得到信心決定之傳聞。可喜可賀,本望就是如此,但就此擱置不精進,信心會漸消失,『應謹慎挖掘一條信心之溝,好讓彌陀法水流潤』這事應該要做到。」「臨睡入觀法」就是「一條信心之溝」,因為善導大師在教授此法時,首先聲明:「其廣者。就實有心願生者而勸。」即指出有心急於往生之人,才堪學習此法;難道已領受他力信心之人,不是更該屬於「實有心願生者」嗎!老師乃依善導大師之指示,而倡言證信、體驗,大家不該質疑老師的用心,更不該停留在及格邊緣。

 

    蓮友們千萬不可錯會「乃至」是至少的意思,曾我量深於【淨土真宗要義】書中說:「乃至」是指延續之謂,將成片斷的東西拼湊在一起不謂之「乃至」。所謂「乃至十念」之「乃至」是指連續不斷。憶念之心恆常不絕,此中就有「乃至」,若非如此就非「乃至」。所以不論一念或十念皆同,只要是連續不斷,則不論一念、十念或終其一生,都常立於一念歸命之際。所謂一念歸命,乃是指無限延續者。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一直強調「念念相續」:「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願生彼國者。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請注意「往生人」、「已能今身」之字句,當指「入正定聚」、「住不退轉」之人,必須「勵心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才能「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因此就長壽之機而言,信心決定不是終點,而是得照【大經】:「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所說,要「至心不斷」,用彌陀慈父惠賜之至心,繼續依照祖師大德指點方向虛心學習,才能「得生其國」,如願往生真實報土。

                      發表於2009.05.01 Yahoo部落格